高血压伴发的精神障碍是指患高血压同时伴随出现的精神障碍。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使用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为:成年人收缩压≥160mmHg,舒张压≥95mmHg。本病病人指除血压超过正常范围外,同时伴有精神症状,其中半数以上病人表现为脑衰弱综合征,少数病人出现焦虑、忧郁、幻觉、妄想或意识障碍。患病年龄在40以上,男女患病率无明显差异。.
临床表现:
1. 高血压伴发的精神症状 早期可出现头部不适,情绪易激惹,心前区不适,心悸及睡眠障碍。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头痛,眩晕,耳鸣,入睡困难,睡眠不安,噩梦,易惊醒,容易疲乏,注意力不集中,记忆力差等。
2. 焦虑忧郁症状 主要表现对预后恐惧,甚至产生死亡恐惧或疑病观念。有时伴有发作性的焦虑、忧郁、兴奋和烦躁不安。
3. 高血压危象或高血压脑病时的精神症状 前期可有头痛、失眠、情绪不稳等,继而出现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,表现为朦胧状态、谵妄状态、精神错乱等。可伴有恐怖性幻觉、片断妄想、甚至出现自伤、伤人、精神运动性兴奋、冲动行为、语言不连贯、定向力丧失。随病情加重,可出现头痛、呕吐、视神经盘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的体征,并可出现意识恍惚、表情呆板、反应迟钝、嗜睡、昏睡,并很快进入昏迷。
治疗原则
1. 心理治疗 耐心向病人解释本病的病因与持续精神紧张有很大关系,指导病人正确认识本病的发生发展与精神因素关系密切,因此要消除咕噜、恐惧、及悲观情绪,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。当压力事件发生时,应选择妥协、逃跑的方式应对,避免冲动、激惹。
2. 药物治疗
(1)高血压病的治疗:早期可应用镇静剂,如地西泮、阿普唑仑等,如果血压持续不将可考虑应用血管扩张药,如硝普钠、硝酸甘油,同时应用脱水利尿药。
(2)精神症状的治疗:焦虑、忧郁者可用多塞平、阿米替林、艾司唑仑等。幻觉、妄想和兴奋状态可选用氟哌啶醇、三氟丙嗪、奋乃静等。
合理膳食
选择清淡、易消化、地址、低胆固醇、低热量饮食。少时多餐,避免暴食和刺激性饮食,如辛辣食品、咖啡、浓茶等。忌烟酒,多食高维生素食物,如蔬菜、水果、新鲜乳类等。
用药指导
1. 严格遵医嘱用药,不可自行多服、少服或停药,以免引起停药综合征。
2. 服用降压药期间,勿进行剧烈的活动,变换体位应缓慢,防止直立性低血压。
3. 注意观察血压变化,每日定时、定测量血压至少2次。
4. 若出现剧烈头痛、视力模糊、恶心、呕吐、心慌、气短等症状、立即报告医护人员。
合理休息与工娱活动
1. 注意休息,保证充足的睡眠,高血压脑病或合并心力衰竭时应绝对卧床休息。
2. 适当参加工娱活动,如做操、打太极拳、娱乐活动等,但应避免过度劳累。
3. 活动过程中出现心慌、出冷汗、头痛、恶心等症状,应立即就地休息,必要时平卧。
心理康复指导
1. 建立遵医行为,密切护患关系
2. 正确对待疾病,保持乐观的情绪
3. 学习问题解决法,处理压力情景。
4. 对应激事件选择妥协或逃避的方式应对。
5. 培养正确的生活理念,将情绪反应指向外界,以减轻压力的感受度。
(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物质依赖科 梅真)